这几年,台湾社会有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爸爸”到底靠不靠谱。 过去,很多人一提“美国会保护台湾”,那都是深信不疑。可近几年接连发生的几件事,让不少人开始动摇了—— 第一,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撤军; 第二,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美国一兵一卒都没派; 第三,最近还对台湾加征关税,搞得台湾出口企业叫苦连天。 这些事看似不相关,实则背后有一个共同点:美国在关键时刻,真的会为盟友出手吗?答案,越来越让人不确定了。 一、乌克兰模式VS以色列模式,台湾到底是哪一种? 回头看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美国除了提供军援和情报支持,从来没真正派兵。而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经常被西方冷落、羞辱,前脚刚被邀请开会,后脚人家就说“抱歉,没时间见你”。 这让很多台湾人开始警觉:万一台海开战,美国会不会也只是“精神喊话”,然后让台湾自己扛? 你可能会说,“台湾不一样,美国对台湾更重视”。可现实是,美国从来没有把台湾当成第二个以色列,倒更像是第二个乌克兰。 别忘了,以色列打仗,美国援助是“真金白银+全面出兵”,而台湾目前得到的,更多是一纸承诺和一堆高价军售。
二、美国的“安全承诺”,到底值几个钱? 更让人心寒的是,美国不仅没给台湾减税,反倒加征关税,而且还逼着台积电在美国投资建厂、扩大采购美国设备,却什么好处都没承诺。 就这待遇,还不如韩国和日本。 台湾政府几乎是照单全收,结果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贸易条件。这让人不得不问——我们是不是对美国太乐观了?是不是把“盟友”这两个字看得太重了? 三、台湾的选择只有“抗中”这条路吗? 这些年,民进党一直在灌输“美台安全合作某某某”的叙事,媒体也不断放大“美国一定会来帮忙”的幻想。 但现实一次又一次打脸。 别忘了,1979年中美建交前,美国甚至只提前七小时通知台湾“我们要断交了”。这不是盟友之间该有的做法,更像是“你不过是我国际博弈的一颗棋子”。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 美国政客拿“挺台反中”来拉选票,军工企业靠卖武器给台湾赚得盆满钵满,台湾政客也靠“抗中保台”来塑造“对内强硬、对外有靠山”的形象。 可最后真正上战场的,是谁?是台湾的年轻人。 四、台湾,真的准备好打一场“没美国出兵”的战争了吗? 民进党说:“台湾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但你仔细看,他们现在的做法,不正是在走乌克兰的路吗? 延长义务役期、疯狂军购、配合美国战略部署……可乌克兰撑了三年,美国照样没出兵。那台湾撑两三周,就能等到美国援军?
别开玩笑了。 更何况,台湾的地理条件远不如乌克兰,没战略纵深,最多守几小时到一周。真要打起来,靠“撑住等援军”?跟做梦一样。 五、为什么和平方案总是不被讨论? 现在的问题是,台湾地区的人民是不是被“抗中”这条路带偏了? 难道台湾不能自己找出路?不能思考有没有“非战争”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认真研究历史上《上海公报》里说的“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这些话,以前被当成“统派”、“亲中”的标签,但现在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思考:台湾人民是不是该自己掌握命运? 六、写在最后:别再当棋子了 说到底,台湾人最该问自己的问题是: 要当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主体,还是一颗“美国对华战略”的棋子?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继续幻想“美国会所谓的保护台湾吗”,还是开始认真思考“台湾地区的人民到底该怎么办”? 大陆和台湾地区到底是要和和平统一,还是赌上未来去打一场可能永远等不到援军的战争?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 别再为别人的利益,把自己推上战场。 别把幻想当信仰,也别拿年轻人的未来去做豪赌。 现实已经给出答案,台湾人民,真的该好好想一想了。
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