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西吕梁。 2025年第十三届“宝宝杯”象棋大师邀请赛在离石区永宁大厦落下帷幕。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十月四日十六岁的象棋特级大师刘柏宏在决赛中战胜四川棋手许文章,夺得本届赛事总冠军,并收获11.5万元奖金。
本届比赛汇聚了来自全球的68名象棋高手,包括多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和特级大师。作为棋坛“民间第一赛”,“宝宝杯”历经十三年发展,已成为国内象棋赛事的重要品牌。本届赛事总投入突破百万元,不仅延续了全员奖励机制,更在赛事组织和传播方面进行创新尝试。
01 赛事品牌与创办初心
“宝宝杯”这一名称来源于赛事创办人、山西省象棋协会主席王保明先生少时的小名。十三年来,王保明为赛事投入超千万元,并设立了数千万的办赛基金,立志将“宝宝杯”打造成百年品牌。
展开剩余84%王保明一手创立的山西永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比赛的常年赞助单位。这家集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等多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在业内享有极高声誉,为赛事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届比赛由山西省象棋协会、吕梁市体育局、吕梁市离石区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主办,山西永宁建设集团、吕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王府购物广场、智慧狐智能棋具团队、棋者象棋、天天象棋、吕梁市离石区象棋协会协办。 赛事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8名顶尖棋手参与角逐。
“宝宝杯”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贯彻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正如孝义市委副书记李晓春在第十二届宝宝杯开幕式上所言,该赛事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具体行动”。
02 赛制创新与智能棋具应用
本届宝宝杯在赛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比赛采用胜局计算奖金的新机制:总冠军每胜盘奖金一万元,总亚军五千元,总季军三千元,总殿军二千元。这一激励机制有效提升了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赛事设有男子专业组、女子专业组、特邀组、山西组、网络组和少年组共六大组别。其中网络组为本届新增,通过智慧狐、天天象棋、棋者象棋平台选拔产生12个正赛名额,打破了地域限制,为民间高手提供了跻身顶尖赛场的阶梯。
在技术应用方面,本届比赛的一大亮点是卫公企业管理集团旗下河北阐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狐智能棋具的全面使用。这款智能棋具通过实体棋子和棋盘的内置电子元件,能够实时记录对局棋谱,并同步传输至天天象棋、棋者象棋等平台进行全网直播。
智能棋具的应用,使每一步精彩对弈都能“一秒直达全网”,棋迷们可以实时观看比赛进程。对弈结束后,系统还能自动复盘,为棋手研究和棋迷学习提供了便利。这一技术创新对象棋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革命性推动作用。
03 精彩对局与比赛结果
本届宝宝杯的决赛对局堪称象棋艺术的巅峰展示。
刘柏宏与许文章的冠亚军之争
十六岁的刘柏宏与零一年出生的川军联赛冠军主力许文章在决赛中相遇。两位年轻棋手在今年全运会和上海杯两项大赛上都曾屈居亚军,对于这个桂冠都志在必得。
决赛中,刘柏宏展现出惊人的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在中局复杂对攻中,他敏锐地抓住许文章的一步缓手,通过精妙的弃子战术夺取主动权。面对刘柏宏的强势进攻,许文章虽竭力防守,但最终未能扭转局势。
这场胜利使刘柏宏拿下了今年首个重大赛事桂冠,也是他继亚洲赛夺冠后的又一个强赛桂冠。
唐丹与王文君的女子组对决
女子组决赛在“超级丹”唐丹与天才少女王文君之间展开。作为女子象棋历史第一人、九冠王,唐丹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
整场对局中,唐丹运子如飞,步步为营,逐渐扩大先手优势。王文君虽奋力抵抗,但最终难敌唐丹的精准攻击。唐丹的胜利再次证明了她在女子象棋界的至高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唐丹在本届比赛中无限接近入围总前四,击败和战平了多位男子特级大师和大师,始终位于积分榜领先位置。
04 象棋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宝宝杯”象棋大师邀请赛的成功举办,是象棋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一个缩影。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主任朱国平所言:“象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开展最广泛的棋类运动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年来,象棋海外传播的路径和方式呈现出新特点。世界象棋联合会秘书长郭莉萍指出:“以前主要是很早就接触中国文化的海外选手参加象棋比赛活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其他棋种的爱好者开始关注象棋。”
本届宝宝杯首次邀请欧洲棋手参加,包括德国冠军吴林亭、意大利象棋协会主席古贝蒂和白俄罗斯棋王柯奇斯基。这场“横跨万里的中欧象棋情缘”,为楚河汉界搭起了通往欧洲的桥梁。
象棋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象棋以其特有的竞技性、哲理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色,成为推动学生和国人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05 民间赛事对象棋发展的推动
“宝宝杯”作为民间赛事的成功,体现了社会力量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主任刘思明曾强调:“推动棋牌项目发展要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只有从文化属性上把握棋牌项目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民大众的需求。”
“宝宝杯”的模式成功实现了由部门体育向全社会体育的转变,由偏重竞技体育向竞技、普及、文化、产业四者协调发展的转型。
正如“宝宝杯”主办方所言,该赛事“不仅增加了比赛悬念,更为赛事增添看点”。通过十三年的持续努力,“宝宝杯”已成为全国顶尖象棋赛事之一,对山西乃至全国象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
象棋的未来在创新与传承间找到了平衡点。智慧狐智能棋具的运用,使象棋这一千年国粹搭上了科技发展的快车;网络平台的介入,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象棋运动更加贴近大众。
德国棋手帕斯卡的经历或许能说明象棋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我是先学习了象棋,然后又学会了中文”。象棋已不仅是竞技项目,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素质教育载体。
随着象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中唯一带有汉字的项目”,其文化价值与日俱增。
发布于:河北省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